《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杂志,半年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等。该集刊一直专注于发表关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区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蒙古高原以及中央欧亚民族等地区和群体。
这本集刊的宗旨是推动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不仅刊登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还发表书评和研究综述等多种形式的学术内容。自2019年起,乌云毕力格教授担任该集刊的主编,并将其改为半年刊。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于2023年入选CSSCI来源集刊。从2021年开始,该集刊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截至2024年底,已经出版了22辑。为了进一步提升集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从2025年起,该集刊将进行一系列改版。改版内容包括:与内蒙古大学民族古典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每年出版次数由2次增加到3次,以及将出版字体由繁体字改为简体字。
民族历史 语言 考古 地理
(1)请在稿件上写明真实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务)、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发表署名听便。
(2)各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词组)类型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3)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要求数据可靠、观点明确、文字简练。
(4)图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图1,图2;表1,表2,图和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图号图名应置于图下,表号表名置于表上。
(5)参考文献应保持在5条及以上。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时应全部列出,多于3位时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顺序要规范。
(6)对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以注释首次出现的顺序编号,注释内容按编号顺序标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谢。
(7)来稿文责自负,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不予退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稿件享有删改权。
(8)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约300字,英文摘要约600-800字。关键词2至5个(中英文)。
(9)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10)正文应层次清楚,方便阅读,行文符合规范。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分别为:“1”、“1.1”、“1.1.1”等。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3
人气 41003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23737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5
人气 22275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65
人气 20714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1.08
人气 20318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38
人气 16608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7
人气 15875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2
人气 15619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16
人气 15575
部级期刊
人气 15441